1. 清代俞樾书碑拓片(主流版本)价格范围:680元至868元 低价款(680元):为刘海粟题写的版本,钤有寒山寺藏碑印,九五品相,尺寸未标注,但附48小时发货保障(2023年上架)。 高价款(868元):俞樾修葺的原碑拓片,带原拓封套,尺寸138×66cm,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拓制,品相九品,同样为孤品。历史背景:俞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块诗碑由清代学者俞樾亲笔书写,至今仍被视为寒山寺的一大瑰宝。自张继的诗作问世以来,寒山寺便成为文人墨客镌刻诗碑的热门之地。最早的记载来自宋代王硅,他的诗碑因战争频仍而湮没。明代文征明重修寒山寺时,他亲手书写的诗碑再次...
寒山寺的诗碑在寒山寺的碑廊里。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而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寒山寺诗碑高约3.5米,宽...
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古碑不存的沧桑变迁,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仍以其饱满的情怀、稳重的章法、浑圆的笔意,一气呵成。俞樾作书后数十天,便离世了。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由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
宋代王硅所书,但因战乱和火灾,现已不存。第二块诗碑:明代画家文征明重写《枫桥夜泊》并刻于石上,但在后来的火灾中也损毁严重,现存仅“霜、啼、姑、苏”等数字。第三块诗碑:清末光绪三十二年,由江苏巡抚陈夔龙请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这块石碑现存于寒山寺碑廊,成为一绝。俞樾书写此碑时已...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
俞樾。”关于这块诗碑,还有一段逸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觊觎此碑,想窃为己有,运回日本,永久保存。前寒山寺住持静如法师急中生智,请苏州名师钱荣初依原样复刻了一块,仿碑系青石,刻得极好,竖立在原碑址处,足以乱真,而那块老碑则被藏了起来。因此,该碑才避过一劫。在寒山寺流连,不知...
《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据文史专家郑逸梅老人记述,这位现代张继,是应著名画家吴湖帆之约而书古代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诗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中华三十六年十二...
位置:枫桥夜泊诗碑矗立在苏州寒山寺内,是寒山寺内的一块著名碑刻。寒山寺作为苏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而枫桥夜泊诗碑更是其中的亮点。历史背景:诗碑上的诗是唐朝诗人张继所作,题为《枫桥夜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枫桥夜泊时的所见所感,以其深沉的意境和优美的...
张继重游寒山寺时,又写了一首《枫桥再泊》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诗文是:“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 诗人张继[编辑本段]诗碑《枫桥夜泊》 俞樾《枫桥夜泊》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