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尔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9

来源:尔游网
试卷九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是( )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实际工作中,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 ) A 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把认识理解为主观思维的自我运行过程 C 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 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认识论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B 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C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 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认识论上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B 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C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 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5、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6、“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 )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7、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8、从2000年起,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

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 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 B 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C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9、“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 A 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 D 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10、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 ) A 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 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1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 C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12、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 A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 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 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1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 产品的分配形式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16、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7、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物的关系 C 人与人的关系 D 物与物的关系

18、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9、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 A 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 人们的阶级关系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 D 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2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 D 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思想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 A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B 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 C 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 D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2、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3、“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4、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D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A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6、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 C 社会和改革

D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7、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 A 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B 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

C 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D 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

8、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 A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 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交换价值的基础

D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 A 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B 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 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

D 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1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 A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B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和垄断利润

C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三、判断题:

1、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 )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 4、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

6、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7、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 ) 8、垄断价格是由垄断组织自由制定的不受价值约束的价格。( )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

10、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

试卷九 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D 3、B 4、A 5、D 6、D 7、D 8、C 9、B 10、C 11、A 12、A 13、B 14、C 15、A 16、B 17、C 18、D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ABC 2. CD 3. AB 4. ABC 5.ABC 6. ABCD 7. ACD 8. ABCD 9. BCD10. ABCD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7. √ 8. × 9.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xer.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